期權入門教學(五):什麼是深價內期權(Deep in the Money Option)、特點、應用分析與注意風險

在期權教學系列文章中我們提到了期權的特性、種類與應用,而「深價內期權」是其中一個獨特且具有吸引力的投資工具。本文將介紹深價內期權的基本概念、主要特性、應用策略以及可能面臨的風險,幫助投資者更深入地了解這項工具。
什麼是深價內期權
深價內英文稱爲 Deep in the Money,而深價內期權屬於價內期權的一種,但特點是執行價格(strike price)與標的資產的市場價格有很大的差距。
- 深價內看漲期權(Deep in the Money Call Options): 若執行價格遠低於標的資產市價,便是深價內看漲期權。
- 深價內看跌期權(Deep in the Money Put Options): 若執行價格遠高於標的資產市價,便是深價內看跌期權。
深價內期權的特點
深價內期權的其中一個特點是期權價值幾乎只有內在值,而只有很少或甚至没有時間值。
深價內期權的另一個特點是Delta值非常接近 1,這代表深價內期權的價格變化相常接近標的資產價格變化幅度。
延伸閱讀:期權希臘值:影響期權價格的5個重要變量,一文了解其背後原理及功用
深價內期權的優勢
由於深價內期權的價格主要反映內在價值,而且Delta值非常接近 1,因此持有深價內期權無異於間接持有標的資產,而又能同時建立多頭或空頭倉位。
而由於期權具有槓桿效應,投資者只需投入較少的資本(期權金),就能達到間接持有標的資產的效果,當標的資產價格上升時,深價內(看漲) 期權的價格同樣會上升,當標的資產價格下跌時,深價內(看漲) 期權的最大損失也只限於付出的期權金,因此深價內期權能夠達到放大潛在的獲利空間而同時控制風險的效果,非常適合長線投資者。
如果是美式期權,投資者可以選擇在到期日前提前行使期權,以行使價購入或沽出標的資產,而歐式期權僅能在到期時行使。
實例分析
現實中深價內期權是資深投資者喜歡採用的一種投資工具,例如有國會山股神之稱的佩洛西(Nancy Pelosi)便經常利用深價內期權對投資倉位進行操作。根據網站quiverquant.com數據顯示,佩洛西透過丈夫保羅·佩洛西(Paul Pelosi)名義對多隻大型科技股進行了買入認購期權(call option)的操作。
例如在2025年1月14日,保羅·佩洛西(Paul Pelosi)便購買了 50 張2026年1月16日到期執行價為$150美元的Amazon看漲期權,當天Amazon的收盤價爲$217.76,顯然他買入的是深價內看漲期權,以富途牛牛報價系統顯示期權金約爲$78-$82之間。以2月7日Amazon的收盤價$229.15計算,正股股價升幅自1月14日起計爲5.23%,而期權價格升幅則約爲8%左右。從這個例子可看出佩洛西以較少的期權金買入一年後才到期的Amazon深價內看漲期權,間接達到間接持有Amazon股票倉位,而且獲得比正股升幅更高的回報,只要Amazon的股價一直造好,佩洛西更可以提早行使期權,以$150美元買入Amazon股票長期持有,而一旦股價掉頭回落,佩洛西亦可以賣出期權而獲利。



風險與注意事項
儘管深價內期權具有諸多優點,但投資者仍需注意以下幾點風險:
- 市場波動: 假如標的資產的價格朝深價內期權的反方向移動,深價內期權的內在價值會迅速縮水,甚至有可能轉為價外期權而失去行權的能力;
- 時間風險: 如果期權的到期日過短,若標的資產在有限的時間內未出現預期的價格變動,期權價值會因時間衰減而減少;
- 行使成本: 提前行使雖有其優勢,但同時可能喪失部分剩餘時間價值,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謹慎決策。
總結
深價內期權由於其主要由內在價值組成、具有極高的 Delta 值,因此能夠提供與標的資產價格同步的波動效果,同時讓投資者以較低的資金參與市場。這種投資工具在長期投資和利用槓桿策略上具有獨特的吸引力,但同時也伴隨著到期風險與市場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投資者在運用此策略前,應仔細評估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與市場狀況,並根據期權特性制定合適的操作計劃。
免責聲明:Invest101團隊竭力提供準確資訊,惟不能保證資料絕對準確無誤。Invest101所提供的內容只用作教學用途,並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任何金融產品或投資建議。 |